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有机合成7728班:勤学向上伉健亲和的省三好班级
作者:     时间:2022-05-25     资料来源:

有机合成专业7728班的35人在恢复高考的1977年中榜(当时全国考生570万人,录取27.297万人,录取率全国为4.8%,辽宁省为2.2%)。班内党员4人,团员29人,老高三毕业生2人,应届生4人;知青18人,中小学教师7人,工人6人,农民4人;31岁2人,17岁2人,平均年龄21岁。7728班荣获历届校三好班级,两次被评为辽宁省三好班级,是沈阳市优秀党支部、学校优秀团支部。

 

铿锵誓言: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1978年4月7日到“抚顺化工学院”入学时有四个没想到。一是40多人住在一间教室里(直到1979年9月5日,学校回迁沈阳后住进20平方米12个床位的学生宿舍);二是没有教科书,只有油印的讲义;三是许多老师家在沈阳,每天坐火车通勤往返200公里;四是伙食凭餐票就餐,每顿定量吃不饱(直到1980年后情况才有改善)。尽管困难多多,却丝毫没有动摇学子们刻苦读书的坚强意志。

当时绝大多数班级成员的中小学时代支离破碎,知识底子薄,加上或务农或做工数年,忽然要面对大学本科课程,多数人英语要从字母起步,普遍感到吃力。对此大家只能分秒必争地学习,每天只来往于宿舍、教室、食堂三点之间,连排队买饭时还拿着外语单词本在背记。四年里除了校方和班级集体活动外,没有人把时间用在休闲娱乐上。7728班班委会和党、团支部始终把抓好学习、提高成绩作为首要工作。班委会摆明了看似浅显却被忽视的道理:写书比读书难,课本岂有读不懂的道理。在扫除畏难情绪后,大家的学习信心大增。

组建小组,转化知识。书为什么要这么写?为弄清其来龙去脉、知识架构和逻辑关系,班级按课程成立了学科研究小组,由对该学科有偏好优势的同学组成,小组的任务是掌握学习动态,配合老师教学;分析课本各章节间的内在关联,归纳出要点、重点和难点;开展辅导解答疑问,解决不了的问题则由组长向老师求教。研究小组帮助班级同学们充分理解和掌握了知识的内在含义,按照个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完整准确地重新加以描述,进而把书本知识消化为自己的思维,转化为自己头脑里的学问。

互帮互助,教学相长。由于老师们要从沈阳乘坐火车到抚顺通勤上课,老师不在学校的时间里,班级便组织自学或由科代表做辅导。班级把学习基础较好与较弱的同学搭配结对,以强带弱形成一帮一、二帮一的对子。个人的思辨和能力有限,单打独斗耗时费力效率低,还可能产生误差,两人或多人进行讨论辨析,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经过争辩形成的共识,印象更加深刻,不用刻意背记就能够牢牢铭记。由此,班级提倡讨论式的学习,之前谁也没有独自弄明白的问题,经过讨论辨析和思维碰撞后就弄清楚了,这成了班级攻克难点的法宝。

自编习题,练考结合。考题为什么这样出,其设计思路、用意、技巧和训练目的是什么?能否练就出题考别人的本事?学科小组在分析书本习题的设计思路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结构的逻辑关联,把书本习题加以改造,提升复杂性,对应要点、重点和难点,筛选出典型习题,或自主设计出安置了解题障碍、类型变异、难度加大的习题供同学们每日一题,进行习作。每一章节学完,学科小组都要厘清关键节点和解题思路,列出一套综合性的习题进行自考并适时讲解解题思路。

不懈努力,成果显著。一套组合拳使班级整体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原本在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班级的普通物理成绩在同年级中居后,原来成绩靠前的高等数学也有下滑。学科小组积极与任课老师沟通,加大辅导力度,终于在期末考试打了翻身仗:35人中,物理有8人得了100分,19人在90分以上;数学平均成绩名列年级前茅,12位女同学的成绩均超过90分。有一次期末考试前,电子学学科小组在黑板上出了5道综合练习题供大家演算。教课的韩德荣教授傍晚来教室答疑,当他看到黑板上的题目时悄悄问,是谁出的?得到回答后韩老师的表情异样。原来第二天的试卷中出现了与练习题同类型的考题。1980年 1月的期末三门考试,7728班有两科的平均分数在本系同年级中名列第一。进入第六学期后,全班的平均成绩达到了80分以上,名列年级前茅。

 

坚持锻炼:不能赔了身体本钱

四年坚持出早操。第一学年由于处于搬迁恢复阶段,学校要求出早操、上间操,但是各班落实不到位,7728班虽然基本上没有间断出操,但是坚持参加的人数也不多。自第二学年起,班级强化了对体育锻炼的要求,每天早上6点10分由各寝室长负责督促起床,集体跑步、做操半小时;课间操时班干部带领上操场,体育委员每天点名并张榜公布,这个制度一直坚持到毕业。

屡获体育集体奖。每逢运动会7728班从不缺项,而且担任大会的仪仗队、表演长拳,还获得过团体操比赛第一名和组织纪律奖。1979年12月,学校举办以班为单位的长跑比赛,要求参加的男生多于90%、女生多于80%,名次按参加比例、跑完全程的人数和每个人的名次加权计算,结果7728班男队获团体冠军,女队获团体亚军。班级女子篮球队还获得了化工系冠军、学校季军。

劳动人人肯出力。铁西区组织义务劳动,7728班保质保量第一个完成了分配的任务。学校盖大楼挖地基,外包社会价格高,校内招标却给的报酬不多,经班集体讨论,本着参加劳动有益于健康又能为学校做贡献的原则,7728班作为唯一投标者中标,为学校节约了资金,也使校方的招标不至于流标。另外班级卫生、除雪分担区的清扫,同学们都能及时按要求完成。班级还多次主动到食堂打扫卫生,平时只要见到水池堵塞,陈文广、刘广生等同学就会去疏通,教学楼和宿舍公共厕所的卫生清扫也被7728班包下。

“整景”40年:为自己书写值得回味的历史

7728班着力培养热爱集体、报效祖国的意识,形成了品行端正、追求上进、乐于助人的良好班风,班级团结友爱、温暖如家。坊间有议论说7728班“好整景”,然而他们的景一整就是40多年。

参观雷锋纪念馆。1978年7月6日,7728班自行组织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在雷锋塑像前拍下了班级第一张合影。1998年纪念入学20周年时,7728班再次在雷锋塑像前合影留念。

干部以身作则。无论是思想修养、功课学习,还是校园劳动和集体活动,班干部都走在前边,做出表率;男生两个宿舍开门见铺的床位条件较差,风大的同时扫除工具也放在这里,于是班长和生活委员就一直住在这里。

自发粉刷教室。当时上课的教室多年失修,而且位于阴面,四壁灰暗亮度不足,而学校刚刚回迁百废待兴无暇顾及。班长就弄来白色刷墙粉和工具,男同学们利用周日把教室粉刷一新。

坚持两周一歌。为活跃业余文化生活,调节生活节奏,班级每两周学唱一首歌曲,还印制了新歌曲集发给大家学唱。

班干部全员化。除了党、团支部和班委会12名班干部之外,班级还设立了班委会助理、寝室长、学科研究组长、3个民兵班的正副班长等职务,加上科代表和系学生干部,几乎全班同学都有职务角色,齐心协力从不同角度为班级做事。

班务公开公正。班级干部换届采取不提名、不记名的投票选举方式。助学金评定、确定补助对象、评选先进等事项,都经过民主议定。

一人有难众人帮。不论是谁生了病或家庭遇到困难,班干部和其他同学都伸出援手热情相助。好几次有班级同学半夜患急病,同宿舍同学立即送患者到医院,如果是女同学患病,还会请男同学帮忙。平时热心服务班级的韩长福同学患病手术后住院数月,按照班干部会议的提议,同学们不仅自愿为他捐了款,而且每周末专门为他辅导功课。系里打算让韩长福留级半年与78级一同毕业,在班委会和他本人的坚持下,校方同意他参加期末考试,结果成绩都在80分以上。

积极靠近组织。班级党、团支部组织的学习讨论活动,班级成员都积极参加,《中国青年报》《辽宁青年》人人抢读,入学一年多就有15名同学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富有集体荣誉感。1979年“三八妇女节”,学校举办女生长跑比赛,按班级参赛人数和总体成绩加权排名次。7728班的12名女生除2人身体不适外均参加比赛。赛场上,男生泡茶水、买糖果,备好棉大衣,并在中途加油鼓劲、在终点鼓掌迎接。最终全校只有35人跑完全程,7728班女生全部完成比赛,最终获得团体第一。在这第一个集体荣誉之后,7728班屡创佳绩,先后获得省、市、校级各类荣誉20多项。

多次获评先进。1979年7月,马玉成参加了省三好学生夏令营,同年9月,7728班首次获评校三好班级,并在全校3个年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1980年2月,7728班荣获辽宁省三好班级称号,团支部书记刘红获评辽宁省三好学生;8月,化工系由11个班的班级干部投票推选三好班级,7728班名列第一。1981年更是7728班荣誉大丰收的一年:6月,获评校优秀团支部;6月和10月,先后获评校、市先进党支部;7月,经各班民主投票第三次获评校三好班级;12月,第二次荣获辽宁省三好班级称号。

欢乐的离别盛宴。1982年元旦,在中国4年制普通高校中,出现了空前绝后的现象:校园有1977至1981五个年级。学校照例举办元旦联欢,各班包饺子吃年夜饭。处于毕业分配关头的七七级,多数班级已无心欢愉,而7728班的最后一次联欢会和新年聚餐,却红红火火、热闹非凡。他们向伙食科借了一个房间作为聚餐地点,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校园里自己做菜做饭。大家一共做了12个菜,其中花生米5斤、香肠4斤,白菜与萝卜30斤,地瓜6斤,鸡蛋3斤,排骨4斤,圆葱5斤,猪肉15斤······聚会一直进行到下半夜才散席,女同学把碗碟清洗干净,男同学把场地打扫洁净,所有物品完好如初。

在校最后一次义务劳动。1982年1月14日早上,前一夜的降雪使师生和社会居民共用的街道光滑难走。经班干部商议决定,全班同学一起为学校做最后一次义务劳动--把街道上的积雪全部清除干净,班长用相机拍下了珍贵的场面,而第二天就是毕业离校的日子。

 

永远的7728

7728班成了温暖可爱的家,同学们从中得到了思想上的滋养、感情上的依靠、学习上的帮助和生活上的关爱。毕业后班级平均每四年聚会一次,许多家属和后代也踊跃加入,大家的足迹遍及沈阳、锦州、抚顺、大连、上海、内蒙古等地。母校50年华诞时,班长代表班级把五块有形有色的山石送到了校园,60年校庆时,班级再向母校赠送一块山石和一幅国画,为此学校专门划出场地摆放,这些山石成为化大校园的一处独特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