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玲,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2002级本科、应用化学2006级硕士校友,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委员、中国介入医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
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辽宁省“兴辽”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第十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青春之路---化工学院
开启7年求学路
2002年7月高考,随着最后一科考试交卷的铃声响起,任玲意识到了,她即将开启新的征程。对于这个未知的旅程,内心充满忐忑、激动与紧张。终于可以开启让她羡慕已久的大学生活了,她可以尽情地在图书馆看书,可以参加各种大学社团活动,可以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由于从小父母对她的教育,养成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更加培养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报考志愿完全是她一个人完成的,利用3天时间,参考《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结合历年分数线、学科专业优势、地域等综合判定。当时沈阳化工学院映入她的眼帘,她了解自己,渴望从事一些工科类的工作,那种能服务于国民经济主战场,且能很快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工作。于是根据化工学院特色和自身的喜好,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沈阳化工学院的应用化学专业。最终,任玲如愿以偿,开启了一段至今令她不断怀念,心存感激的求学之旅。
启迪之路----化工学院里
有她的榜样引领
经过了2个月的等待,应用化学学院2002级93位新生终于在2002年9月14日相聚在沈阳化工学院。在这届新生中,有一位新生不仅个子高,分数也高,以全系第一甚至全校第一的身份入学,在开学典礼上,她获得了新生奖学金,这是任玲踏入大学后第一个榜样,她叫苗菁。她告诉自己,要向苗菁同学学习,认真对待每一门功课的学习,争取门门都要达到90分以上。抱着这样的信念,开启了她的大学学习生活。记得第一学期开始为自己制定了学习计划,以及英语四六级考级、学生活动等计划。从第一学期开始目标明确后,早晨坚持晨读英语,晚间睡前坚持新概念背诵默写,课余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自习室,同时也作为学生会干部组织参加很多活动,每天过得格外充实。
但是“毕业以后该干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头。任玲记得大二时,辅导员闫强老师邀请了几位即将毕业的学长为她们作报告。其中,一位学姐考研成功,即将成为沈阳药科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她说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刀一样刻入了任玲的心灵,也为她埋下了继续读书的种子。这位学姐成为了任玲大学时期的第二个榜样。为此,在大二时任玲开始通过网络了解考研信息,考试内容。据任玲回忆,在1号楼6楼都是考研自习室。大二时,当她踏入了6楼的考研自习室,顿时一种肃穆感扑面而来,每个教室都摆满了书桌,每个书桌上都有堆满了大量的考研复习资料,每个书桌前都有伏案的学长。这一刻她震撼了,一群年轻人为着自己的梦想拼搏,此时他们不是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这是他们为自己的人生做的属于自己的决定。从他们的脸上任玲看到了坚定,从他们的眼睛中任玲看到了希望。从6楼一路缓缓走下来,她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大三时她将会成为考研大军的一员,像这些学长一样追逐知识,为理想拼搏。6楼考研自习室的学长们也是任玲的榜样。在榜样和理想的力量下,任玲更加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奖学金。在大二顺利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现在回想起来晨读和晚间的听力默写帮助她很多,直到后来出国考雅思、出国科研交流、做留学生的导师等都得益于当时的坚持。
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毕业设计的环节,任玲遇到了她的榜样,恩师孙亚光,师兄谷晓夫。记得当时她做的实验就是不断的往烧杯里滴入液体,期待长出晶体。一开始觉得实验特别枯燥,从思想上并不积极。有一次与孙老师进行探讨,孙老师的一席话为她打开了一扇超分子化合物的大门,当任玲得知超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药物治疗肿瘤患者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后,她感觉手里的吸管已经不是普通的吸管了,它是通往学术殿堂的通道。毕业设计结束时,在孙老师和谷师兄的帮助下,任玲发表了人生第一篇SCI文章。从此,从事科研工作在任玲内心已经不是种子了,它早已生根发芽,欣欣向荣生长了。任玲庆幸自己考研的决定,也很感恩母校的再次录取,以专业第二名的好成绩即将开启硕士生涯。
硕士期间的生活同样不能辜负,任玲的导师姚慧老师成为了她的榜样,她漂亮知性,热爱科研,治学严谨,为她打开了科研的大门,当时姚老师从香港回来不久,向任玲讲述着她的科研经历,并鼓励任玲继续追逐这个目标。任玲是姚老师的开山大弟子,姚慧老师为任玲创造了非常宽松的科研环境,支持她的实验想法,鼓励她的创新与坚持。记得一天下午,姚老师问她要不要考博,任玲回答她不想,她要工作去了,她想尽快把自己的所学奉献社会。姚老师劝任玲应该思考一下,她觉得任玲适合做科研。任玲重新思考了这个问题,姚老师的一席话开启了任玲人生新的篇章。在即将硕士毕业之际,她开启了考博之路。
就这样,在化工学院的7年求学生涯让任玲遇见了她人生中重要的领航人、恩师、榜样、挚友,让她学会了为理想而拼搏,让她学会了坚持不懈,她带着母校母亲的祝福和希望开启了博士学习生涯。
科研之路---秉承化大校训
精神砥砺前行
任玲在2009年考入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国家队,国家创新策源地。这里是两弹一星的发源地之一,是研发国之重器的科研单位,也是我国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基地之一。这一系列的词语都在彰显她的实力,同时也让任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她来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材料科学。直到现在任玲都佩服自己的跨专业读博士的勇气,这正是化大人的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吧。最初的一段时间任玲一直深陷跨专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中,一度不想继续读了。她的爱人,李轶峰先生(任玲的硕士同班同学),正是他的不断鼓励与陪伴,让任玲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最初博士岁月。渐渐的她发现,本科、硕士期间学习的四大化学成为她最坚实的基础,不仅支撑她理解材料学的基础知识,同时为她开辟了全新的交叉学科领域。在博士导师杨柯研究员的指导下,她将金属材料、化学、生物医学等结合起来,开启了医用金属材料及器械研发的科研之路。提出了“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功能化”策略,并发展出自身具有抗菌、促成骨、促血管化等多重生物功能的系列含铜医用金属材料,实现了医用金属材料的生物功能化目标。围绕含铜医用金属材料研究及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开发,开展了包括材料学、生物医学、临床应用等三方面的多学科交叉、多领域合作、全链条覆盖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一是提出“医用金属材料生物功能化”思想,研发出系列生物功能化的含铜医用金属材料,突破了“医用金属生物惰性”的传统认知,推动了医用金属材料由生物惰性向生物活性的蜕变;二是提出“双相壳层包裹超细等轴晶”的显微组织设计思想,同时从热力学、动力学两方面提高超细晶钛合金组织热稳定性,并利用常规热处理与热加工的工艺组合,实现了上述显微组织的大尺寸制备,解决了超细晶钛合金制备加工难、组织稳定性差的两大瓶颈问题,获得了性能优异和热稳定性高的超细晶含铜钛合金;三是打破了含铜金属单纯杀死细菌的传统观念,提出含铜医用金属抗感染的新机制,推动其植入医疗器械产品转化,实现了含铜医用金属材料的临床应用。并在Natrue Communication、Acta Mater.、Corros. Sci.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81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5篇(中科院1区Top 23篇),包括1篇Nature Communication,1篇Bioact. Mater.,1篇Acta Biomater.,1篇Corros. Sci.,1篇ACS Appl. Mater. & Inter.,19篇J. Mater. Sci. Technol.,总引用20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150次,h-因子28。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多项地方政府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兼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骨修复材料与器械分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3D打印技术分会委员;担任Engineered Regeneration期刊编委、Metals期刊客座主编、《中国材料科学进展》期刊副主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20余次,其中邀请报告11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辽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沈阳市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辽宁省第十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等荣誉。
任玲的科研道路才刚刚开始,科研道路如不断的攀登运动,充满惊喜与挑战,无论顺境逆境她时刻怀揣着在化院那时的初心,砥砺前行。感谢沈阳化工大学给予的青春7年,在这里任玲收获了学业、爱情、家庭,她将继续秉承母校 “强学力行、喻理求真”的校训精神,一路勇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