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陈铁铮:设备质量和安全运转的把关人
作者:     时间:2023-09-21     资料来源:

 

IMG_257

陈铁铮,男,1968年生于盘锦。1987年考入沈阳化工学院,就读化工机械专业。1991年毕业后入职辽河化肥厂,1998年11月到辽河集团塑料公司工作;2007年5月,担任“十一五”项目油化分指挥部设备处长。2017年任华锦集团设备部副部长,2018年任华锦集团炼化分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任华锦集团工程管理部部长,2021年3月担任华锦联合石化有限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2023年4月出任华锦联合石化有限公司副总裁。

基层一线摸爬滚打16

陈铁铮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岗位,是在化肥厂的尿素车间里,他和工人一起倒班顶岗。赶上设备大修,半年后被调至设备组负责管理、维护泵房里的机泵、压缩机等关键设备。60多台机泵全是进口设备,有的出口压力高达20MPa,其中结构复杂的液力变矩器自开车之后运转了18年未曾检修过。到了1984年,高压液氨泵的转速调节出现不稳定状态,存在事故隐患。由于没有装配图纸,检修工作一时难以下手。陈铁铮与相关技术、维修人员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从外方提供的简单资料入手,研究其结构特点、运行调节的机理,借鉴同行业厂家的维修经验,运用在学校时学习到的知识,同专业检修单位协作制定方案,于次年大修时将其整体运至沈阳某公司,成功进行了解体检修,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同时编制了操作及检修规程,为日后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就此,他还撰写了论文《液力变矩器的使用探讨》,发表在国家级刊物《大氮肥》上,并成为晋升高级工程师的答辩论文。

泵房里的噪音大,夏季温度高,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艰苦,每天的任务就是巡回检查、看管、维护泵房里的设备,生活节奏单调。然而,这些设备都是确保生产安全运行、完成生产任务的关键所在,陈铁铮在这里一干就是7年时间。在看似枯燥无味的日日夜夜里,他掌握了所有设备的操作运行和维护修理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日后成为设备选配、运行管理和升级改造方面的行家里手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由于工作需要,1998年10月陈铁铮被调至塑料公司,先后在车间担任了副主任、主任,在公司担任了供销处长、安全处长等职务。公司的40多台塑料编织设备全部从奥地利进口,安装设备时,外方没有来人指导,陈铁铮和同事们只能依据技术资料,边学边干,每天一上班就埋头在现场忙碌。编织袋的涂膜机在生产中经常发生故障,所涂薄膜厚度不均匀,产品既易损坏,又造成原料大量损耗,成了困扰企业的难题。陈铁铮和同事们不迷信外国技术,大胆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反复实验和外出取经学习,调整了原料配方,加长了搅拌时间,分段进行温度控制,终于使涂膜既耐用均匀又节省原料。在陈铁铮提议下,对于物料、能源的各项损耗,实行了定额定量管理,考核到每个班组、每个人,达到了“极致考核”的程度,从而实现了节能降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先机。由于对母料采购、原料配比、加热软化拉丝、编织成型直至制版印刷产品标识这一系列的生产过程,实行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使得公司出产的农用塑料薄膜和编织袋享誉行业,受到用户的欢迎,十分畅销,效益良好。在塑料公司打拼了9年,使陈铁铮经受了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的工作经验。

设备专管十年磨一剑

2007年5月,陈铁铮被调至“十一五”新项目中的油化分指挥部担任设备处长。虽然岗位职责与所学专业实现了无缝对接,但是一切却需要从头开始。从前期的设备系统选型采购到制定项目手册和操作规程,从设备安装到联动调试,所有参战者都是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经常吃住在工地现场。经过两年的日夜奋战,2009年成功实现开车。然而,设备在运转中并非一帆风顺,对出现的故障和问题随时需要加以解决。由于物料具有腐蚀性,致使高压空冷器发生了泄漏,为了安全起见,只能关停装置进行检修。经过现场分析,查出来发生泄漏的原因是设备制造上存在缺陷,所用工艺路线也需要优化,在设备的操作上需要加以规范与改进。在仔细研究与讨论的基础上,认为在现场进行检修改造难度太大,于是决定进行整体拆卸,把设备返回到制造厂家进行检修改进。为了保证检修改造的质量,使其符合实际生产条件之需求,公司派专人坐阵制造厂家进行协调配合。在20多天的时间里,陈铁铮频繁往返于现场与生产厂家之间,在上千公里的路途上日夜奔波,终于完成了技术升级改造,给装置上配备了耐腐蚀、性能好、使用周期长的新型空冷器。由于在新项目建设中苦干实干,为设备安装调试和技术改造作出了突出贡献,2010年,陈铁铮被华锦集团授予“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功勋奖章。

随着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燃油国家标准相继升级,国Ⅴ、国Ⅵ标准的炼油装置需要进行优化升级。600万吨的炼油生产线要实行边生产边改造,同时新增航空煤油生产线。作为设备处长的陈铁铮,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的攻关奋战中。根据国家环保要求,公司提出对装置、罐区及油品装车系统的VOCs排放进行治理计划。他和同事们按照选定的工艺路线和环保排放标准,采用冰机三级制冷,对生产中产生的工业气体,有用的加以回收,有害的加以吸附后进行无害化焚烧。为了赶工期,大家周末也不休息,使全部设备在试车时一次性成功运转,所有环保指标均达到了要求的标准。

与设备打交道,不只是挑挑选选、修修补补,还要改进性能、升级技术。更严峻的考验是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时的抢险除患,为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必须勇于冲锋陷阵,赴汤蹈火。2014年的冬季,由于一位员工在取样时操作不当,致使焦化装置的阀门喷射泄漏,在现场燃起了明火。火情就是命令,在岗值班的公司领导迅速赶到了火场,陈铁铮也紧随其后,冲上了灭火一线。为了切断易燃的物料,实施了紧急停车,校友金晓晨手持灭火器对准火头猛射,由于地面有冰不慎滑倒,爬起来后继续战斗。还有一次,加氢裂化装置一台空冷器管束发生泄漏着火,在加盲板过程中,由于油气从法兰处窜出遇到明火迅速燃烧,把陈铁铮的眉毛都燎糊了。明知火情险,偏向火场冲,在场的所有员工和赶来增援的消防队员,奋不顾身、通力配合,终于扑灭了火焰,保住了整个装置,国家财产和人员生命安全也全都保住了。这之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陈铁铮的主持下,针对发生事故的环节,对设备进行了安全性能改进,彻底消除了隐患。

高层管控本领全

2017年10月,陈铁铮调任华锦集团公司设备部副部长,辅助校友宋炳骑部长,对集团公司的所有设备统筹实行实施管理,在宏观管控的层面上积累经验,经受历练,积蓄才干。在设备大修期间,从费用控制到技术改造,从安全操作到规程完善,既要恪守时间进度,又要确保优质可靠,陈铁铮的宏观把控协调能力大为提高。在短暂转至炼化公司担任副总经理之后,他回到集团公司担任了工程管理部部长,负责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审核与管理,编写出了固定资产投资手册,对决策与实施的全过程实行了规范化管理。从项目立项到安装竣工,制定了一整套的管控标准,使整个过程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在公司三台10万m³储罐项目建设中,从基础打桩到安装施工,从水压试验到试车运转,陈铁铮始终在一线监管,严格把关,圆满完成了任务。

2021年3月,陈铁铮转战到联合石化公司担任了质量管理部部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项目的筹建工作之中。对于总投资达到837亿人民币的新项目,要从总体建设目标来进行全方位设计,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详尽写入《质量管理手册》之中,内容包括15个制度规定,13项程序文件,5个工作指引。为了保证质量管控落实到位,陈铁铮主持编写了《质量通病手册》,涉及到土建施工、设备安装、仪器仪表调试等11类190各单项。对各类原材料的入厂验收,国家尚无规范性要求,在陈铁铮的主持下,制定了严格的金属材料检验大纲,包括外观质量、材质、硬度、强度等指标进行复检。对于所有采购的阀门实施100%试压检测。在土工实验室里,对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浇筑质量、涂漆厚度等所有指标均实行严格规范的检验。所有员工实行一岗双责:既要保证施工进度,更要保证质量上乘。

2023年4月,陈铁铮担任了华锦联合石化有限公司的副总裁,分管质量管理部、设备中心、仪电中心、信息中心等。处于公司高层次的管理层级上,他思考的是如何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石化产业项目?以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加强项目建设的质量管控以及设备全寿命周期质量管理,并建设以设备全过程业务管理、设备智能化管理、设备数据采集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从源头上把好设备采购和安装等质量关,为项目投产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母校恩重校友情深

每当回忆起在母校的学习生活,陈铁铮总是充满感情,心怀感激。母校不仅教会了自己专业知识,也教会了自己如何做事、怎样做人。左平凡、陈晓东、马泽荣几位老师先后担任过班级的辅导员,他们工作严谨,勤奋敬业,待学生如同家人,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班主任吴锦老师不仅专业课讲的好,对同学们也非常和蔼亲切,他把所有同学的入学登记表进行了塑封以做纪念。吴老师还专门看望过毕业后的学生,曾到访过陈铁铮的家庭。不幸的是吴老师因病辞世,很多学生还专程到沈阳为他送行。

谈到学习专业知识,印象很深的是教“机械设备”课程的陈金山老师。陈老师是系主任,对学生管理比较严,传授知识一丝不苟,授课认真,教学严谨,学生们收益颇丰。教“机械原理”课程的吴士杰老师讲课有色彩,不照本宣科,通俗易懂容易理解,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而且知识面广,多才多艺,可以用双手同时书写文字,课余时间与学生融为一体。

回忆往事,陈铁铮不免也感到些许遗憾:对有些课程的学习当时没有十分重视,工作后才知道自己掌握的太少了。当时的选修课“机械振动”没有教材,由于老师南方口音较重,也听不太懂,于是就没有予以重视。在工作实践中遇到往复机振动严重,生产厂家说属于正常现象,没有问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振幅过大造成设备损坏。面对这个难题,陈铁铮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于是请来国内知名高校的老教授到现场来指导,测数据、建模型,制定技术改进方案,终于使问题得到了解决。通过反思,陈铁铮感到是当年没有把知识学习到位。还有一门“腐蚀”课程,当时学的也不够深入,而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就是怎样解决设备防腐蚀的问题。

陈铁铮上学时虽然没有担任班级干部,但是他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并且善于出谋划策、主动承担任务。他还在文艺联欢会上,演出了自己编写的节目。他与班级同学的关系十分融洽,毕业后也经常联系。谈到同门校友同事对自己的指导与帮助,陈铁铮念念不忘,十分感激:1979级施长东、1982级杜秉光和郁春晓、1987级金晓晨等许多校友的言传身带与指导示范,都使他受益匪浅,彼此之间配合默契,同心协力为企业发展出力流汗。陈铁铮认为,正是有了众多校友的真情相助,才使自己不断成长进步。